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 作者:徐言亭(博士,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摘要]秦文琛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大量泛音,是他运用陌生化理念对西方音乐的泛音和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易斯格勒”所做的在地化重构。这种音乐话语表述机制既不是直接搬用西方的多声部语言,也不是对传统的原型套用,而是回到自身熟悉的...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徐峥悦(ac米兰赛程直播音乐学院2020级学生),蒋燮[摘要] 当下的潮汕地区“迎老爷”活动,无论是仪式进行的场域空间,还是仪式参与者的个体情感,抑或仪式中的音乐,都标示着其背后文化内涵的嬗变——由传统的宗族祭祀活动到极具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潮州大锣鼓表演在“迎老爷”仪式中所营...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李阳(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摘要]《审音鉴古录》中关于昆曲贴旦的身段记载,与后世舞台呈现相比,虽有细节、动作、表述习惯与称谓的不同,但以奠定后世昆曲表演的基型。贴旦的身段较之旦角其他家门有大开大合之处,在表演中把握精准与适度,是《审音鉴古录》在旁注中一...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张静怡(苏州大学文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常用曲牌之一,【尾声】对于套数的完整和曲学的建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三句十二拍”的【尾声】范式已然在明代南曲场域中成为定格。大量涌现的【尾声】理论彰显着曲家对于【尾声】的理论思考与曲体自觉。然曲师在选词谱...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张志全(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摘要]抗战时期,民间戏曲班社云集于西南大后方。民间戏班既要进行商演以谋取生存,亦要为抗日救亡而进行义(公)演。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民间戏班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厉家班在内迁过程中,虽屡历险境,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各种抗战义演活动,...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黄宗贤(博士,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粟[摘要] 1978—1990年科学宣传图像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与表征科学的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在视觉形象的表现上,其传达出充满希望感的春天语义,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新时期科学研究的积极氛围。[关键词] 科学宣传图像...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马琳(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摘要]1934年的“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会”及其巡展是中国近现代展览史上一次重要的展览事件。展览选择以中国现代绘画作品为展品,而国内美术界人士对于如何界定“中国现代绘画”颇有争议。刘海粟通过展览叙事和展览传播策略促进了欧洲对中国现代绘画的...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唐波(博士,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摘要] 郭若虚、宋濂曾对中古绘画之变作出精要论述。受史学影响,郭宋所谓“古”与“近”之变常被误读为历史朝代的唐宋之变。“郭宋问题”的关键转捩点实在大历贞元之际,而非开元天宝。受安史之乱影响,开元、天宝一代在肃宗、代宗朝纷纷谢世或老...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王汉(博士,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肖力[摘要]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北齐校书图》摹制精美,对研究北朝艺术与考古有着重要价值。遗憾的是,该图残缺了“对榻七人”场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勘书图》可弥补这一缺憾。两图分开流传已有一定时间,这对图像拼合造成一些困难,因此有必要...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孔叙仁(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摘要]吴历字法有较明显的三个变化:一为1659—1668年间的苏轼行楷,二为1668—1672年间由苏轼行楷转为王、赵、倪小楷,三为1674—1675年回归苏轼字法,且向行草渐变。其书写习惯的共性为,一是字体呈向右上偏斜趋势,二是字形总体趋...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4-01-19
首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尾页 共408条信息/共41页 转到第
Baidu
米兰·全站app登录app